如今,智能家居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。
从全球范围内来看,智能家居仍然处在爆发的阶段。据统计,到2027 年美国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将增长到787 亿美元,并以15.8% 的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。而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同样显示出巨大的潜力,来自idc报告指出,2022年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预计突破2.6亿台,同比增长17.1%。
如果仔细观察中美这两个仍在快速增长的市场,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在历经了多年的培育普及之后,两个市场逐渐呈现出不同的鲜明特征,美国市场中的参与者,开始集体推动制定不同单品的统一互联,借此实现“合而不同”;国内则依托于完善的产业链条,各自开始构建自己的生态,纷纷押注全屋智能,意图在市场混战中形成“局部统一”。
伴随着消费者意识、客户需求、应用技术的不断变化,两种不同的产业路线,能够带来哪些其实?哪一种更能迎合市场?
美国:制定matter标准,推动统一互联
先来说一件有关美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大事件。不久前,拥有17年历史的智能家居公司insteon,毫无征兆地关闭了所有服务。要知道,insteon在2015 年可是apple homekit的两个发布合作伙伴之一,其实力可见一斑。在insteon终止服务之后,直接导致其用户家中的产品无法正常工作。由于insteon使用的是一种专有网络协议,无法与其他设备兼容,用户最后不得不选择其他替代产品。
在insteon倒闭之后,包括用户与行业在内都在呼吁加快智能产品的统一互联。这就要说到一个极为重要标准协议——matter。该标准最初于2019 年提出,由包括亚马逊、苹果、谷歌和康卡斯特等公司共同推动成立,并由一个名为csa连接标准联盟的组织监督。到目前为主,已有超过200 家公司签约支持matter标准。
制定这个matter,有什么作用?简单来说,不同的设备制造商在接入matter标准之后,产品上都会打上一个matter 标识。消费者购买的智能家居产品,无论是哪一个品牌,都可以轻松地将产品添加到他们的家庭设置中。利用控制系统,就可以无缝、安全地控制所有的智能产品。
广泛使用matter标准的作用不言而喻。对于智能家居公司来说,可以降低接入不同标准的成本,从而专注于产品研发;消费端则可以有效激发购买欲望,消费门槛的降低,有助于促进产业链的繁荣。
这个发展路径比较符合美国产业的特点,通过制定统一标准,进而推动消费端和产业端的协同发展。
国内:专注全屋智能解决方案
相较于美国智能家居这个市场,国内与其相比,既有相同也有差异。各大公司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产品的单点智能化改造升级,而是逐渐把重心放在了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上。
全屋智能这条赛道云集了科技巨头、家电制造业以及专业集成商等数百家公司。这其中,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家如华为、小米、海尔智家、tcl电子等。那么,各家所谓的全屋智能,究竟有何不同?
华为的“全”,意在以技术驱动整合。在2021年的时候,华为就公布了“1+2+n”全屋智能解决方案,其实就是利用技术优势来对不同产品与合作平台进行整合。在彼时,华为还没有太多的创新。随后,随着鸿蒙系统的推出,华为的全屋智能生态得以有了实质性的突破,加入产品数量有了量变,最终从系统、平台、渠道三个维度去打造生态圈。
与华为不同,小米的“全”在于产品丰富度。以智能硬件切入后装终端,无需装修配合,用户设备可随时更换。其逻辑仍然是基于生态链,把所有生态内部的智能家居单品进行整合。小米的全屋智能战略,主要由云米来承担。
与华为不同,海尔智家是终端前置,试图从家电家装的路径去构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。海尔智家选择的突破口,是将切入点放在了“场景”之上,推出全新的场景品牌三翼鸟。结合不同的家庭空间分布为用户提供场景定制服务,既保证了一站式体验,又让消费者拥有灵活的选择权。
事实上,除了海尔智家之外,另一家电制造商tcl电子则一直在北美布局智能家居生态系统。借助各品类的智能产品,其用户可以通过连接tcl设备与tcl home app连接,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设备控制,这一交互模式与当前主流方式相同。值得一提的是,tcl电子的智能家居产品,从彩电到厨卫冰洗以及小家电产品,用户在使用产品时都可以连接alexa 或google assistant,而不是仅仅限于自有生态体系之内。
结语
中美智能家居市场,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趋势。无论是制定matter标准推动智能产品互通互联,还是押注全屋智能这条赛道,并无明显优劣之分。重要的是,能够借鉴对方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。
从全球范围内来看,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智能家居市场的爆发,拥有更多娱乐系统与便捷体验的智能家居产品,逐渐受到用户的青睐。
不过,由于隐形使用成本较高如云存储服务、会员订阅、产品维系等,以及为智能化体验仍然有待提升,这些都是阻碍智能家居市场进一步普及的重要因素。